首页

国产视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21:45:54 作者:吉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洪亮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61735

  人民网迪拜12月2日电 (记者 管克江、任皓宇)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11月30日-12月12日举行。大会以“团结、行动、落实”为主题,将进行《巴黎协定》生效后首次全球盘点,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理念备受各界关注。与会相关人士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中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各方一道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会场一景。人民网塔里克·易卜拉欣 摄

  加强气候行动刻不容缓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应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最新报告,各国的气候行动计划仍不足以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也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有10万多名代表注册参会。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主席、阿联酋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苏尔坦·贾比尔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世界正处于关键时刻。科学已明确表明,现在急需开辟新的道路,“一条足够宽广、足以容纳我们所有人的道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斯呼吁,通过各缔约方对落实《巴黎协定》关键条款进展与差距的全球盘点,希望各方能够提交更加雄心勃勃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大会开幕当天,各方就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建立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决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上做出的,发达国家负有出资责任和义务,受益方为发展中国家。阿联酋和德国分别承诺向损失与损害基金提供1亿美元,英国、日本、美国也做出了相关承诺。

  12月1日,1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份关于粮食、农业和气候行动的宣言,旨在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同时,保护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地区的农民的生命和生计。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备受瞩目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的举办地为迪拜世博城,分蓝区和绿区。蓝区用于各国代表开会进行协商和非正式磋商。绿区面向大众开放,为不同群体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

  11月30日,位于蓝区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开幕。走进中国角,以“低碳”为主题的气候行动漫画展、从绿电到化工生产的生态绿能示意沙盘、新能源汽车模型等展示引人入胜。

  大会期间,中国角将举行开幕日、青年日、减缓日、技术和资金日、适应日、合作日、可再生能源日、数字化转型日和企业日9个边会主题日,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协会、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等组织机构的中外嘉宾将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绿色低碳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公正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数字化发展、绿色金融等话题举办100余场边会活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举办的气候行动漫画展。人民网记者任皓宇 摄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他曾到访中国多个地区,看到了各地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在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下,人民群众、企业团体等积极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向前迈进。”

  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表示,美国环保协会在中国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已有超过20年时间,见证了中国在环境保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社区绿色空间等方面的发展成就。“美国和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期待世界各国可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凝聚众力共创美好世界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期间,会场绿区将分十个主题,举办600多场活动。

  中阿经贸交流中心(原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将举办30多场交流活动。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了“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德凯在主旨演讲中高度认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加速实现碳中和近年来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呼吁各国工商企业加强对话,共商低碳转型。

位于会场绿区的中阿经贸交流中心。人民网塔里克·易卜拉欣 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副主席莫汉·穆纳辛格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导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彰显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领导力。“中国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们一直坚持气候行动的战略定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走上全面绿色转型轨道。中方将继续以务实的行动和南南、南北合作举措,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神舟十八号乘组还将在太空种植拟南芥,这是国际上首次实施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它将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湖北省天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涂季接受审查调查

埃及将于2024年4月26日进入夏令时,时间将在现有基础上拨快1小时(即+1小时),调整后与北京时差由6小时变为5小时。使馆领侨处将根据夏令时时间对外办公,请广大旅埃侨胞、留学生、中资企业、游客注意相关变化,妥善做出安排,避免耽误行程。

最高700倍!日本镰谷市井水被检出有机氟化物超标

目前一台机器能抵1.5个人工,要想大规模投入生产,就得提高机械臂的效率。令其“以一抵五”,是团队的攻坚方向。另外,机器人只是在平地采茶,未来它的应用场地,还需要拓宽至更复杂的山地、山坡区域。武传宇估算,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或需要5至10年。

四川夹江:李花春茶飘香 满目春色惹人醉

台媒将祭黄帝陵及首次踏上北京称为马英九此行的“重头戏”。公开资料显示,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自西汉以来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有着悠久的历史。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是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缅怀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包括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拜谒祖陵等内容。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曾参加辛卯(2011)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而除了典礼现场,黄帝陵每年会开通云祭平台,供海外内中华儿女遥祭。公开资料显示,马英九在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8年内,曾6度参加遥祭黄帝陵典礼。

应对节前客流高峰 国铁集团郑州局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372列

“近年来招商引资面临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贸促会会长刘劲松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吸引外资带来压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